隨著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、環保,裝潢中會產生的「甲醛」,常常被當成高度危險份子,大家避之唯恐不及。
到底「甲醛」是甚麼呢?
source from 消費者委員會
甲醛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物質,例如化妝品、指甲油、衣服、清潔劑等等,不僅可以殺菌消毒,也能防止生物組織腐爛,一種無所不在的無色氣體。在木工裝潢上面,使用甲醛來作為接合劑,一方面是增加膠合力、另一方面是抑制(預防)木板裡的蟲卵。
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任何東西過量都不好,太過多的甲醛容易造成呼吸道、皮膚過敏,怎麼選擇較低甲醛含量的板材,以及如何降低對人體的傷害真是一門大學問。
系統家具之板材依照種類較常用的為下面兩種:
1.塑合板
(化妝粒片板,Melamine Faced Chipboard,MFC)(歐洲稱:Chipboard)(美國稱:Particle board/中國稱:刨花板)
2.密集板/密迪板
(Medium Density Fiber,MDF)
【塑合板】
將木材打碎成纖維粒片狀,再用特殊的膠高溫高壓製成,表面通常會貼美耐皿,因為製作過程使用再生木製造,又被稱為環保板材。很多人誤以為塑合板與甘蔗板相同,其實後者價格更為低廉,但結構性差也不耐潮,目前市面上已經甚少使用。而塑合板保留較多木材的天然結構,螺絲咬合度佳,有防潮、低甲醛、施工快速的特性,在系統家具上廣泛的運用,又稱系統板。
【密集板】
木料絞碎成粉末狀,加膠合劑混和而成,密度均勻,表面平滑細緻,適合作裝飾性用途,例如烤漆、雕刻等等。
大家常聽聞的V313,指的是一種耐濕循環的測試方法,而系統板按吸水厚度膨脹率及結構強度,可分為P1~P7,其中P3、P5、P7為防潮板,市面的系統板大多屬於P3等級,意即在歐盟EN312的標準中,厚度18mm的板材,其吸水膨脹率需在14%以下。
P3的系統板雖然具備基本防潮力,但仍不及夾板或木芯板;加上台灣潮濕多雨的環境,若用在浴室或戶外,建議仍是以發泡板為宜。
在甲醛含量的區分上,依照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標準,分為台灣、歐盟、日本三種規格,
實際上,裝修過程中難免會有甲醛的產生,但可以依照需求選擇適合等級的板材,裝修完再將窗戶打開通風,住起來更安心。
(長寬高版權所有,轉載請註明出處)
相關案例
你可能也喜歡